完善学科建设 助力非遗传承——-“非遗”进校园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2年7月7日      阅读:122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去年,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由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担培养工作。近日,该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发出,标志着非遗人才培养有了新突破。

陈健老师与冯骥才教授

多年来,我国学界积极构建非遗学知识理论体系,记录下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进入21世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面启动,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普查和整理。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全社会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非遗家底基本摸清,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必须重点保护和传承的非遗项目多达1557项,四级(国家、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合计逾10万项,我国还建立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面对体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历史文化瑰宝,如何将其传承好、保护好、弘扬好。

非遗保护传承,需要专业人才实施科学保护。当前,非遗保护传承仍面临缺乏专业力量指导等问题,尤其缺少能扎根田野一线的实干型专业人才。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地都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文化遗产很有可能面临“得而复失”的风险。对此,高校和学界需要共同努力,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非遗学研究涉及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领域,与多学科交叉。

非遗保护传承,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形成合力。

2022年6月,我校高职学院影视动画专业小学期实训课程。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作画、多媒体展示、授课讲解、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高职影视动画学生现场与传承人共同制作年画、欣赏“非遗”工艺品、创作“非遗”小作品、学习绵竹年画的制作工艺和招式,在认识“非遗”、学习“非遗”的同时也体验了一把“非遗”带来的乐趣;授课老师对各“非遗”项目的相关知识、突出特点和基本技巧以及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进行详细介绍和教授,边示范边讲解,将传统手工技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步骤传授给学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传承“非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我们依托地方特色非遗持续探索,与绵竹市非遗的传承人紧密联系,将绵竹年画传承人陈健老师、黄凤老师引入我院,为高职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上了生动的绵竹传统年画技艺实践课程,学院还专门为他们建非遗传承人档案并聘为我院的兼职教师。作为年画之乡,绵竹年画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为非遗学科的建设、非遗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未来,推动非遗进一步发展,建议加快建设非遗教学案例库、非遗文化影像库、非遗保护实践基地;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教育,吸引更多力量加入非遗保护事业;以文化育人,做好非遗文化和我院课程的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活力,突出特色,提升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

本次活动的举办加强了同学们对于非遗文化的认识,将非遗融入校园,使非遗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各类非遗研学活动的开展,赋予传统技艺更多的时代内涵,让非遗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

Copyright © 2002-2024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